《黃帝內經使用手冊》(不生病的具體方法)

仙學傳人武國忠
 
    真水無香道友發給我的連接,轉給大家一起受益吧,呵呵。
    工作之餘,我喜歡來天涯裡逛逛。近兩年來,我發現大家對健康養生的話題比較關注,很多朋友在這裡寫下了自己對養生的感受與心得。作為一名有二十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的中醫師,我非常希望能把自己從醫這麼多年學到的、感悟到的真正對我們有用的養生方法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我是當代仙學泰斗、著名中醫家,針灸大師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追隨先生多年,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重點研習仙學養生、丹道中醫、武當古法太極拳、道家針灸等。也是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之女——著名養生大師,宮廷指科傳人——王玉芳的入室弟子、義子。我跟隨王玉芳先生研習意拳養生及宮廷導引養生術,並得到意拳大隱朱垚葶先生的悉心傳授。

曾得到過峨嵋丹醫學派大師週潛川先生弟子廖厚澤先生的傳授,學習丹道醫家的“大方脈”。三上貴州尋訪高真觀廖复陽傳人彭顯光先生,學習丹家外丹的煉製法,訪得丹道家夢寐以求的融陰陽丹法於一爐的渾圓丹法秘傳。於四川得到樂天子的毒龍丹秘訣煉製法,精通丹道醫家丸散膏丹的製作及使用。

學醫之初,老師曾對我說:“從學醫的角度來講,我這個老師只是一個領路人,病人才是你真正的老師”。不知不覺,做“大夫”已經二十多年了,對於今天的我,對老師的這句話又有了新的感悟,因為有很多東西確實是臨床上總結出來的,我珍惜與每一位患者結緣的機會,感謝患者對我的信任,使我在醫學實踐的道路上不斷地提高。

    這些年,除了追隨老師和以患者為師以外,我還要感謝我的另一個老師——書籍。二十多年來,書籍伴隨著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遇有棘手的疑難雜病我都會向這位老師請教,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典籍裡,對《黃帝內經》一書尤為偏愛,用功尤深。工作之餘,我願意把這些年隨師學習的心得和實踐,結合對《黃帝內經》的研習感悟如實地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找尋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祛病延年。

    《黃帝內經》由《素問》和《靈樞》構成,文字古奧,博大精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幾千年來一直是炎黃子孫尋求健康養生祛病之道的寶藏。唐代著名的道家醫學大師啟玄子王冰,以自己多年修煉道家功夫的體悟,重新整理了一個本子,開頭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就把養生攝生的要點說出來了,可是自王冰之下的近千年的時間裡,因為缺少體認的功夫,大部分的學家都在對這部千古奇書進行隨文演繹,以經解經的註解,少有新意,無法去理解其中的精妙。

記得早些年隨師修煉道家功夫時,老人家講做學問與練功夫是不可分開的。他告訴我,傳統文化注重體悟,要經歷幾個階段方可,一要親證;二要體知;三要妙悟,需要身與心同時證悟。這些年來學習傳統中醫,研讀最多的經典《黃帝內經》給了我很多治病救人的啟示,並從中領悟了中華養生文化祛病延年之道。

南宋時期有一位研究儒學的大師陸九淵,他提出了一個很著名的治學主張和​​方法叫做“我註六經,六經註我”,在此基礎上他創立了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儒家學派心學。

我要提供給大家的養生方法,並不是按照前人的習慣對《黃帝內經》進行以經解經的“我註六經”的註解,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六經註我”式的解讀,書中的每一個方法都是本源於內經之義。

“我註六經,六經註我”,這八個字,從字面意思來看並不難理解。 “我註六經”就是要去盡量理解六經的本義,用通俗的語言來進行文本的還原;而“六經註我”則是要利用六經的本意,反復體悟其中的道理,來闡釋自己的學術理念,說白了就是用自己生命中所領悟到的東西,去理解學到的知識,來與古人之心相契合。

現今的養生書都流行以經解經隨文演繹,也就是“我註六經”的方式,對內經進行解讀。這種方式,讀者可能在養生保健的知識上對內經有些了解,但缺少具體實用的方法,朋友們很難從中真正受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從我本人多年來對內經應用的經驗來看,要想讓大家通過學習《黃帝內經》並在養生治病上真正的有法可循,可能換一種解讀方式會更好。於是我用“六經註我”的解讀方式,嘗試與大家分享《黃帝內經》養生祛病的智慧,使每位朋友都從中獲益。

古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所有的生命事物都是因緣際會,既然上蒼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那麼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她,畢竟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講只有一次,希望大家在平時從身到心多關照一下自己,好好呵護她。

    道經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須丹經千萬卷,如果大家能夠從我所述的只言片語中受益,吾心足矣!

 

瞬間強腎法——仙學泰斗胡海牙先生的不傳之秘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

我的老師胡海牙先生今年已經95歲高齡了。前一段時間陪他去體檢,身體各項指標基本都正常。他單位的老同事跟他見面後,開玩笑地說:“您的身體棒得跟三十歲小伙子似的,有什麼養生秘訣嗎?您是研究道家仙學的,也給我們傳授一些靈丹妙藥啊! ”老先生微微一笑,說:“哪有什麼靈丹妙藥,妙藥就在自己體內,只是你們不知道怎麼用罷了。”
老師的一句話引起大家的好奇心,紛紛請教。只見老師雙手握拳,貼在身後,隨著身體的上下輕微抖動,一邊笑呵呵地說,“看明白了嗎?就是這個。”

大家看得一頭霧水:“就這麼簡單?!”
老師頗有深意地說:“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在過去你花多少錢都不一定能學得到,這可是千金不換的秘訣啊。”
這樣一來,大家更好奇了,趕緊追問是怎麼回事。
老師說:“其實古書裡面都講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要活就得動啊,關鍵是如何去動。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髮起來。腎乃先天之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好靜不好動,導致人體陰氣過盛,陽氣相對不足,會產生乏力、疲勞、健忘等症狀,用這個方法三到五分鐘,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勞動的疲勞,很適合現在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養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聯,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

聽了老師這麼一解釋,大家紛紛學著剛才老師的樣子比劃起來。我也習練這個方法多年,覺得特別好,親身實踐下來更是深有感觸,獲益匪淺。

曾經有一次應約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講養生,有學生問我:“您既搞臨床診療,還要做學術研究,您怎麼還有那麼好的精力呢?”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從座位上找了一位看起來精神不太好的學生,讓他到台前做胡老傳給我的這個瞬間強腎法的動作。

    我讓他雙手握拳,拳心虛空(如圖1),貼在腎腧位置(如圖2),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复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三五分鐘後,這位學生高興地說,“從來沒感覺這麼輕鬆過,這個方法真有效!”一時間,課堂上沸騰起來。
由此可見,這個方法對誰最管用?恰恰是過度疲勞、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現在大多數人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保持充沛的精力了。前蘇聯有一位生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疲勞並不能單純靠休息來緩解,也就是說休息不是恢復疲勞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說單純的運動,只能緩解疲勞,並不能補充精力,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運動來恢復,而我們這個方法,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在短時間內補足腎氣。另外比如說散步、走樓梯、慢跑、打球、瑜伽等運動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過去,這種運動被譽為中醫裡的金匱腎氣丸,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對腎虛,慢性腰脊勞損,腰間盤突出的病人非常實用。我之所以能夠在忙碌的生活工作當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掌握了這個奧秘。從道家醫學的觀點來看,這正是啟動了人體自身的大藥的結果。

 

20425_3233083_1 20425_3233083_2  

後溪穴——瀉心火、生陽氣,治療的頸肩腰椎病的正脊穴
話外:後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頸椎、駝背、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學生告訴我,當地有位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醫名家,每次給病人治療時,都會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幾針,然後貼上一種特製的膏藥,最後在後溪穴上紮上一針。有些經年不癒的重症患者,經過這番治療,短時間內就恢復健康了。他覺得很老先生的膏藥很神奇,準備拜老先生為師,學這個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絕招。

聽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說,“這種絕活兒我也會,而且比他還簡單。其實在腰部局部扎針、貼膏藥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輔助療法,真正管用的是紮在後溪穴上的那一針。扎針有個小竅門,進針之後邊捻轉邊提插,同時讓病人活動腰部。”學生聽後恍然大悟,“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道家醫學裡是非常注重後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後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鐘後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滾揉後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時,我每天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也有十一、二個小時,但多麼多年來我的視力、頸椎都沒有問題,靠的也正是這個方法。

其實二十多年前,我初行醫的時候,頸椎病是四十歲以後的人的專利,但現在不是了,二三十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我甚至見過的頸椎病的小學生!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不僅僅得頸椎病,長期伏案的白領、職員或者搞文字工作的,老早就腰也彎了,背也駝了,眼睛也花了,脾氣也糟了,未老先衰,沒有足夠的陽剛之氣。這是當今多數人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

看到這些問題,很多人都說,這是腦力勞動的結果,腦力勞動也是很消耗人的;人們以為近視僅僅是由於眼睛離書本或電腦屏幕太近所致。其實不盡然,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上體前傾,頸椎緊張了,首先壓抑了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於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彎了,人的精神也沒了。人體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陽氣來溫煦,僅僅是眼睛疲勞,可能不能導致近視;真正導致近視的,是眼睛在缺少陽氣溫煦的情況下過度疲勞。

這一系列問題,出於同一原因,那麼,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我們說的後溪。這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一切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我們想想,當我們坐在電腦旁閱讀文件的時候,手是怎麼放的?肯定是一手不離鼠標,一手仍在鍵盤上吧!保持這個姿勢不動,人都變僵了。這時,不妨靈活一點,把手解放出來,讓雙手的後溪穴抵在桌沿或鍵盤上,來回滾動,揉一揉,每次刺激三到五分鐘,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足夠了。這是毫不耽誤時間的,因為這時候,眼睛該看什麼還可以看什麼,不耽誤。

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視力疲勞會很大程度上的緩解。每天堅持這麼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頸椎輕鬆挺直,同時,你會發現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為忙,總是忘記做這個動作怎麼辦呢?我建議,可以定個鬧鐘,每隔一個小時提醒我們揉動一下後溪穴。不管忙到什麼程度,我想這麼一點時間還是能抽出來吧。何況,每小時這短短的三分鐘,拯救的是我們的健康!

凡是到我這裡來看頸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議他們這樣去用後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這樣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頸椎腰椎要管用得多。有位三十歲的白領對我說:“本以為骨骼已經定型慢慢要生駝背的,但最近感覺背明顯比以前直了。”我說,當然,年輕人駝背不是因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節一節的,是活動的,怎麼可能隨便定型呢?關鍵是你背上氣機不暢,經脈阻滯,才出現駝背的跡象的,一旦這個氣機通暢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來了!

我還要特別把這個方法介紹給正在讀書的小孩子。這些孩子很可憐,從小學到高中,小小年紀就承受這麼沉重的學習壓力,我們可不希望他們一輩子戴上近視眼鏡,更不能讓他們在沉重的壓力下失去朝氣,成為小駝背。作為一個被人稱作養生治病的大夫,我想這是我能做到的。

  其實我也是受益於後溪穴的。很久以前,我就養成了揉後溪的習慣,隨時隨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開車的時候,如果碰見路上堵車,或是紅燈亮了,也會把後溪放在方向盤上來回滾揉幾次,很舒服,甚至很瀟灑。這時候,別人在著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脈、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無窮。一不起急,二不發火,精神振奮。這麼一來,有時候居然覺得堵車也堵得很值!

 


減肥原來如此簡單——輕鬆變成窈窕美少女身材的絕招
說起減肥,可以說是很多愛美人士的心頭之痛。什麼運動減肥、節食減肥、吃藥減肥、清腸排毒減肥、穴位減肥、按摩減肥,但遺憾的是,這些方法都不是很見效。甚至還有離奇的吃寄生蟲減肥法,殺雞取卵,得不償失。

門診時,有很多身體超重的人向我訴苦,說她們飽受多年減肥無效​​之苦,很苦惱,問我中醫有沒有什麼減肥的特效方法。說起中醫減肥,讓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真實的事例。

一位朋友的母親,因為身體肥胖疾病纏身,試了很多方法,多年的肥胖一直沒有減下去。朋友是個孝子,這麼多年一直在幫助母親尋求減肥的良方。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樣子,我說,我有一個減肥妙招,不用吃藥,百試百靈,可以讓您母親試一試。結果,一個月下來,體重掉下去十幾斤。朋友的母親很高興,平生首次對中醫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推薦很多人用這個方法來減肥。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一味青荷葉泡水喝。

中國自古以來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藥。荷葉性微溫平,味辛,無毒,入心、肝、脾經。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除濕祛瘀,有利尿通便的作用。

有資料報導,荷葉中的生物鹼有降血脂作用,臨床上常用於肥胖症的治療。服用荷葉後,在人體腸壁上形成一層脂肪隔離膜,能有效阻止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從根本上把體重減下來,還解決了減肥反彈的問題。

我和老師胡海牙先生,胡老今年已95歲高齡了。

    使用荷葉茶減肥,還有一些小竅門:一般去藥店購買荷葉乾品即可。有條件也可以自己採摘鮮荷葉,只要能開荷花的池塘,就證明那裡的水基本上是沒有被污染的,可以放心使用。荷葉茶不用煮。將乾荷葉10g或鮮荷葉20g放在茶壺或大茶杯裡,倒上開水燜五六分鐘就可飲用了。這樣泡出來的荷葉茶減肥效果才最好,只喝第一泡的茶湯,再泡減肥的效果就差多了。最好是在飯前空腹飲用。荷葉茶中也可以放陳皮(3g),有理氣化痰之功。

  喝茶期間不必節食。因為喝一段時間後,對食物的喜好自然就會發生變化,很多人不太愛吃葷腥油膩的食物了。

中醫認為肥胖是一種病,大都是由體質陽虛痰濕過重造成的,痰濕在中醫裡也叫水飲,胖人體內都有痰濕,所以減​​肥就要化痰濕。像他父親這樣肥胖體質的人,主要是陽氣虛弱,體內的水濕過多,脾陽的運化功能失常,產生脂肪堆積。生活中常有人抱怨說喝涼水都長肉,也是這個原因。

中醫的減肥主要從腹部入手,因為肥胖一般從小腹開始,然後是腰部與臀部,這個現像在道家醫學裡面叫坎離異位,最典型的是結婚以後男女的發福。

減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註意飲食上的調養,盡量不要吃寒涼助濕的食物。膏梁厚味也能助濕,太甜、太酸、太辣、太鹹的食物都算是膏粱厚味,食用過多會戧傷人體陽氣,痰濕過重,肥胖就找上門來了。

對於真正因肥胖給工作生活帶來困擾的人,一杯清清荷葉茶,祛濕減肥去心火,是最安全有效的減肥良法,讓有肥胖之苦的人既不用刻意節食也不用亂吃減肥藥,尤其適合年輕女孩。但有些體型適中的女孩也想減肥,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健康才是真正的美。

 

 

照海穴——快速擺平咽痛和失眠的神效大穴
照海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稱“漏陰”,屬足少陰腎經,是八脈要穴之一,通陰蹺脈,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之功。適用主持人、廣播員、歌唱演員、教師、公司領導;肩周炎、失眠患者等,可緩解胸悶、嗓子乾疼、聲音嘶啞、慢性咽炎等症狀,對肩周炎、失眠有神奇的治療作用。

我有一位唱京劇的朋友,一天深夜打來電話,電話那邊傳來他乾澀沙啞的聲音,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說,“武醫生,我嗓子疼得實在受不了,要不是明天有演出,不會這麼晚來電話打擾您,看您有什麼好辦法來幫我解決一下?”

我在電話裡簡單地詢問了他嗓子疼痛的情況,主要是問他嗓子乾不干,他告訴我有乾痛的感覺,並且說前兩天感覺有點著涼,忽然間嗓子不舒服,腫起來了,聲音變得沙啞,說話也很費力。

聽完他的主訴,我讓他坐在床上,把兩隻腳心對齊,告訴他在內踝下有一個小坑,用力往下摁,並且神秘地告訴他,“摁的時候要閉嘴不能說話,等你感覺到有津液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嚥下去,否則就不靈了,十分鐘以後你再告訴我有沒有效。”一會兒,電話就打過來了,他高興地說:“您這一招真靈,我現在嗓子雖然還有點腫,但已經不疼了,改天請您喝茶。”

演出結束後他特地來謝我,我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盡到一個醫生該做的本分罷了。想到他還要經常用到嗓子的特殊工作性質,我建議他在每次趕場演出前或熬夜演出後,如果感覺嗓子不舒服,就用手揉摁照海穴來進行預防和治療嗓子乾疼,並且還給他開了一個小方,每天用金環石斛10克泡水喝,長期堅持服用,可保嗓子無憂。

    為什麼嗓子疼點揉照海穴就會有這麼好的效果呢?因為照海穴在奇經八脈中屬陰蹻,與足少陰腎經交會,為八脈交會要穴之一,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之功,既補益又清熱。點揉這一個穴位既可以調理陰蹺脈又可以調理腎經,可謂一舉兩得的妙法。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稱此穴為“漏陰”,就是說這個穴位出了問題,人的腎水減少了,會造成腎陰虧虛,引起虛火上升。因此,只要我們感到胸口悶得不舒服、嗓子乾疼,聲音嘶啞,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這個穴,既有滋腎清熱的功效,還能讓身體的三焦的功能順暢起來,可謂是一舉兩得、立竿見影的妙法。

這裡可以透漏一個小竅門給大家,以便於更好的使用照海穴的來保養自己的身體,就是在按摩這個穴位的時候,要閉口不能說話,感覺到嘴裡有津液出現,一定要咽到肚子裡去。一般來說,點揉三到五分鐘後就會感覺到喉嚨裡有津液出現,疼痛也會馬上隨之緩解,古代修煉家都講究煉津化精,津液生髮多了,人體的腎精自然充盈,客觀上也起到了滋陰固腎的作用,是真正調動了人體的大藥。閉口不說話,並沒有什麼玄機,只是為了使生髮的津液易於滋潤喉嚨,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吞津法。陰蹻主人一身的水液,交會於照海穴,既滋腎清熱、又能通調三焦,所以揉按照海穴會激發腎中精氣,引水液上行,滋潤喉嚨,虛火得到腎水的滋潤則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但如果已經潰爛發炎比較嚴重的,還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在以後的臨床中我逐漸發現,按揉照海穴不僅能治療嗓子乾痛,還能治肩周炎。一位五十多歲的一個老大姐,剛退休,本來想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結果退休不到兩個月,忽然覺得肩膀疼得很厲害,到門診一檢查是肩周炎。除了按照常規治療以外,我還告訴她一個治療和預防肩周炎輔助竅門。就是讓她回家後坐在床上,屈膝,腳底平踏在床面,自己用雙手拇指分別揉摁兩側內踝下的照海穴(配圖)兩至三分鐘,刺激量以自己產生酸脹的感覺為宜,每天堅持按揉一到三次。

沒想到,這位大姐一周後就來到門診找我,非常激動地說,她不僅肩周炎好了,多年的失眠症也好了,中醫太神奇了。由此,我也得到啟發,在臨床中有意無意地使用這個穴位治療一些經久不癒的失眠患者,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後來我把它做了一個變通的方法,建議有被失眠困擾的朋友,睡前揉幾分鐘照海穴,不僅可以滋陰降火,補腎益氣,而且還可以讓你舒舒服服地睡個好覺,何樂而不為呢?

 


八髎(liáo):通治一切婦科疾病的神奇區域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間。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

幾年前,我治療過一位二十多歲的女患者,自稱得了宮頸炎。我問她有什麼症狀,她說:“沒有什麼症狀。是體檢的時候發現的,不然我根本不知道。”她不知道那次體檢的結果到底對不對,又不願意再去做檢查,更不願意一邊治療一邊隔三差五去醫院做婦科檢查,所以來找中醫了,想討個讓她更為放心的說法。我按照望、聞、問、切,仔細診斷了一番,並沒有發現多大問題,只是有輕微的濕熱下注之證。按常規療法,我給她開湯藥為她利濕清熱,調整全身氣機。我的方子剛開出來,她就杏眼圓睜,說:“吃完藥怎麼辦?再去做檢查?我說了,我不喜歡做婦科檢查!”我也蒙了,不做婦科檢查怎麼能證明我的療效呢?而且,如果不讓她做檢查,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啊。就在那時,我腦子裡靈光一閃,想起多年前老恩師教的一招絕活兒,便用手捏了捏她腰部下方臀部上方的一片區域,然後從容地對她說:“我開的藥,你必須吃。吃完後不用檢查了,但你必須堅持做婦科保健。”

  “什麼婦科保健?”她問。

我說:“就是我剛才捏的這一個區域,在醫學上叫八髎,是婦科保健的重要區域。你瞧,你這個區域捏上去很死板,很硬,你自己應該也會感覺很疼。而正常人這裡捏上去應該柔軟的。你回去就在這個地方下功夫,或者揉這個地方,或者拔罐;如果感覺這一塊發冷,還可以艾灸。總之,把這裡弄得軟軟的,你就沒有任何毛病了。根本用不著檢查,聽我的沒錯!”

她聽說不用檢查了,很高興,回去就照著我說的做了,效果非常不錯,後來,她反饋說:“自從懂得利用八髎後,她的月經正常了,不再痛經了,白帶也明顯減少,睡眠也好了,不再時不時失眠了,大便也有規律了,不再時不時便秘了……”我問:“原來你還有這麼多毛病啊?那次我問診的時候你怎麼不說啊?”她不好意思地說:“那些都是小問題,因為工作太忙,也沒顧得上。沒想到被您一竿子統統解決了。你真是神了。”

  當然神啊!為什麼能這麼神呢?因為我有“法”。任何人,只要有“法”,他就是神!使用八髎,就是通治婦科病的**,也是婦科保健的**!

這個世界上女人佔了一半,但女人的問題佔了一大半。因為女人在生理上尤其特殊性,除了人所共有的生理和疾病之外,還存在經、帶、胎、產四大問題,這些問題與身體的其他問題結合,往往會把問題搞的更為複雜。比如,女子的很多失眠、便秘等,都是由婦科問題導致的,醫生如果不考慮婦科因素,用常規的方法去治療,往往沒有療效,或者不能根治,容易反复。所以,古代很多醫家總是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中醫裡也單列婦科。一般來說,女子初潮以後,其治病養生就要考慮婦科因素了。

  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大多數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樣上班,擔負著和男人一樣繁重的工作,回家後還需要照顧家庭,所以,女人的問題變得前所未有地多。在我遇到的女性病人當中,帶有各種婦科問題的人占到了九成以上。她們大多是忙裡偷閒來的,很多人在診室裡還在不停地接電話,一會兒是家裡的事情,一會兒是公司裡的業務,無不讓人操心。而她們自己身上的疾病和痛苦,卻很少有人去關心、在意。尤其是那些婦科病,即使有人關心探問,也是難言之隱,有苦說不出。這讓我深深感嘆:在這個社會上做女人真辛苦!

對於形形色色婦科的問題,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使用八髎。

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這是一個區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這個區域的皮肉,應該是很鬆軟,能捏起來的,如果不鬆軟,說明經絡肌膚之間有粘連,這種粘連,正是體內尤其是胞宮有毛病的外在表現,而婦科的一切疾病,都與胞宮緊密相連。在八髎區域進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從外而內調理胞宮。衝脈、任脈和督脈也都起於胞宮。督脈主一身陽氣,任脈主一身之血,衝脈則為經脈之海,五臟六腑都要靠他們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內臟器官的神經血管會聚之處,是調節人一身的氣血的總開關,務必暢達無阻。胞宮健康了,婦科問題沒有了,困擾女性的很多雜病,比如失眠、便秘、愛生氣、急躁、慵懶等,都會自然消失。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初戀的時候,第一次鼓起勇氣輕輕地把手放在女友的腰上,她報之以甜美的回眸,那種感覺令人終身難忘。現在想來,我的手不就是放在她的八髎上嗎?對於女性來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區​​域,能帶來健康,也能傳遞溫情和愛意!

 


仙家入手第一招:快速啟動人體大藥庫的秘匙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前幾天給大家介紹了幾個養生穴,只要好好去使用它們,自然就會感到陽氣升騰,精力充沛。但這只是拋磚引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何將養生保命的陽氣固藏在體內使之不失,這才是我在這裡給大家“漁”的真經,就是道家的“種陽之法”。

關於這一方法,歷代祖師奉為絕秘。無論是各部丹經、還是無數道書,其中都有沒有洩露,甚至還有“輕洩者必受天殃”之類的威嚇言語。而我的老師仙學大師胡海牙先生卻沒有絲毫顧慮,毫無保留地把打開奇經八脈的入手方法奉獻給了大家。

八脈裡有一個道家特殊的修煉穴位——陰蹺穴,歷代修煉家都視為珍寶,自古就有“陰蹺一穴秘不宣”的說法。為什麼這個穴位如此重要?這還要從莊子的一句“真人呼吸以踵”說起。

俗話說,真傳一句話,但有些話卻被無數人越解釋越含糊。 “踵”是腳跟的意思,所以有的人說要用腳跟來呼吸,當然這在生理上講不通;還有的人說“踵”是“接踵而來”的意思,比喻呼吸的連綿不斷,如此將養生真言文學化,更是小看莊子了。

為了不再讓眾人猜來猜去,延誤養生時機。老師在前人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踵”其實就是陰蹺穴。我們的腳跟處正是陰蹺脈的起始端,再結合上古丹訣“當呼吸之機,我則從陰蹺迎歸爐”的說法,更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陰蹺穴在哪裡?按古人的說法,它就在人體的前陰與後陰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與我們頭頂上的百會穴是一條直線上的,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它統攝著真氣在全身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所以說,陰蹺穴發生作用,連帶陰蹺脈,在腳跟一定會有感應。其實何止腳跟,全身都有感應,“真人呼吸以踵”這句話其實是藉腳跟來暗講陰蹺穴的。

有的朋友會想,既然陰蹺的開端就在腳跟那兒,為什麼意守腳跟又不行呢?我們說養生要抓核心,陰蹺脈的核心就在陰蹺穴,捨本求末肯定不對,如果僅僅意守腳跟上的陰蹺脈,將意念放在腳後跟、腿肚子上,日夜守住,結果後來身體都出毛病了。

  陰蹺穴如何保養呢?實際上,激發陰蹺穴最大潛能的方式就在靜坐的時候。

靜坐的姿式,是所有的門派共同的,道家、佛家,都是一樣。先找一個相對安靜的房間,坐在地上或普通椅子都可以,然後下面墊一個坐墊,可以保證身體不後仰;百會(頭頂)、頸椎、尾椎成一條直線,可以調整頭的角度,體會一下全身放鬆的感覺;打個比方,好比橡皮筋,不是紮得很長,也不是鬆鬆垮垮,而是略微扎一下,這樣的鬆緊度就是整個身體略微往上抬一下,再往回收一點的那個狀態,這樣我們就坐好了。

就這樣每天靜坐15~20分鐘,不必追求身體的反應,一切順其自然。待用功日久,真氣充裕以後,就會感覺腰間像有個暖水袋捂著一樣,熱呼呼的,異常舒適。這時只要把這似有還無的一物以意送入陰蹺穴即可。不要糾纏什麼腰間到陰蹺的路線,更不要琢磨什麼路線的寬窄。人身本處處貫通,並不存在什麼特定路線。只要一閃念,腰間熱力便已到陰蹺,如同在山中一叫,四處都有迴聲。

當真氣已經灌注到你的陰蹺穴時,會感覺像小草發芽般有微微的動感,說動卻不對,又像是下小雨時陰陰靜靜的光景,那種感觸非動非靜,在動靜之間。只要陰蹺中感覺一到,你就不要去管它了,只安安穩穩地坐下去,陰蹺中的感覺自然會反射到全身。這時全身如泡澡般舒泰,腹內的感覺好像剛飲了酒,這是精氣神在蒸騰互化,此時只管靜心享受,自然就有源源不斷的陽氣升起,這便是古人不傳六耳的種陽法了。

 


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近些年,我在坐診的時候,有時一上午開的都是附子、肉桂、乾薑、薏仁、澤瀉等扶陽祛濕的藥物,給我抄方的學生好奇地問:“老師,這些病人得的難道是同一種病嗎?您開的藥方怎麼都是這幾味呢?” 我很欣慰地對他笑了笑,這回總算問到點子上了。雖然他們得的病並不一樣,但一摸他們的脈象,都沉細無力,有時還伴有胸悶、心慌、氣短,手腳冰涼等症狀,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陽虛症狀。

我周圍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常年被這些慢性病困擾,他們經常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病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呢?”我一般這樣回答:“你之前和現在所生的病,包括將來要生的病,都可以說是陽氣虛弱引發的,因為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

《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裡又叫“衛陽”、“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佈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陽氣好比天空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 《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

人體血液、津液在體內的動行循環,都需要陽氣為之敷布運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過陽氣的氣化作用,才能營養全身而產生精神活動和一切的髒腑機能活動,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體正常的體液都需要陽氣來養護推動,體液佔人體百分之七十,陽氣不足,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人體濕邪過重。正常的體液是滋潤人體肌膚和運行五臟六腑必不可少的,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人體的病變反應。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濕。可以說,現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難病症都是由陽氣不足引起的體內陰液失調造成的。

有的朋友會想,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怎麼好端端的陽氣就跑掉了呢?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傷害我們陽氣的不利因素,只是被你忽略罷了。

  什麼消耗我們的陽氣最多?是精神。從中醫角度講,人體陽氣五種外在表現為神魂魄意志,與人體器官有著緊密的聯繫。神屬心,魂屬肝,魄屬肺,意屬脾,志屬腎,精神上的不調和,也會引發臟器的病變。這種無形的陽氣,卻左右著人體的健康,這也是養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脫離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長壽。

就我們的形體來說,除去先天帶來的疾病,24歲以前發的病,一般都沒有大問題,因為人24歲之前先天的元陽之氣很足,人體神經、肌肉、骨骼都處於最佳狀態。 24歲以後,人們身上的壓力會逐步增多,耗費精神過度,也就是耗費陽氣過度,身體呈現出陰盛陽虛的狀態。 24歲以後的成年人生病,更應該從精神情志層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損害造成的。

損害人們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現代社會的信息污染。我們每天一打開電視或打開報紙,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保健品的廣告,教我們如何變強、如何變壯,甚至過了四十歲還如何生龍活虎;而另一方面,也有同樣多的廣告在教我們如何減肥、如何消耗過剩的營養,如何在四十歲時還能遠離大腹便便。邊吃著補品邊減肥,是不是有些自尋煩惱呢?我們現在一天內接觸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輩子接觸到的都多,每個人的心裡都裝滿了事,腦子裡也充斥著各類信息。長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損害可想而知!比如說一個人聽到不好消息,生氣發火了,很可能馬上就能感到血衝到頭頂了,甚至一些人還會突發心髒病死去。信息污染真是傷人於無形啊,遺憾的是,目前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點,還單方面的認為是科技發展的象徵。

俗話說,病從口入,陽氣遭受損傷比較大的一個根源還來自於我們的飲食。別看我們現在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其實大部分食物都受農藥化肥或者各種添加劑的污染,包括轉基因食品。長期食用被污染後的食物,會讓我們五臟六腑的功能發生紊亂,反過來,五臟受損也會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這個道理。久而久之,人體也呈現出陽虛狀態了。現在非常流行吃反季節蔬菜,這恰恰違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長規律,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發生了變化。東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來油潤光澤,吃起來口感細膩圓潤,就是因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華之氣,蘊含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經常聽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現在的東西越來越不好吃了,越來越沒有食慾了。”這些食物蘊含的生命能量,滿足不了身體的需求,這樣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體好比銀行,陽氣就是我們使用的貨幣。今天透支一點,明天透支一點,日積月累,銀行就不干了。當健康不斷被透支時,身體就會告訴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等,都是身體在提醒你,陽氣不足了,貨幣透支了。補足陽氣也像理財那樣,需要開源節流。

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很強的抵禦外邪的能力,發揮這種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陽氣。我後文將要提到的養生樁,就是讓你把心靜下來,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讓氣血通暢運行,讓機體自愈力處於最佳狀態,養生樁是目前我發現的養陽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 “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長生。


    武老師,本人正在研讀黃帝內經,現在碰到一個問題特請教如下:
《素問.金匱真言論》裡說:“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這裡說心開竅於耳,腎開竅於二陰。而《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裡又說,心開竅於舌,腎開竅於耳。兩篇文章有矛盾嗎?能解釋一下嗎?謝謝

內經裡確實是有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按照丹道醫家的觀點應該是心開竅於耳是正確的,所謂腎開竅於耳嚴格的說是腎之外侯寄竅於耳,亦即兩耳的外形與耳類比相似,這兩種說法中,一種說的的內竅,一種說的是外形,希望大家在運用時仔細的辨析其功用。大家看看寒冷的冬天,最容易在頭部發生凍瘡的部位就是雙耳。

 


誰冒犯了我們的身體:陽虛的年代是濕邪在作祟
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

奧運期間,有個病人晚上熬夜看比賽,還吃了很多冰激凌,第二天上午就開始發燒了,當時體溫不到38度,到社區門診去輸液,輸完了以後,還不見好。晚上九點多給我打電話求助,此時他的體溫已經升到39度多。他告訴我怕冷,我馬上問他怕冷的時候想不想蓋被子,他說想蓋被子。隨即給他開了一個很簡單的藥方,兩個小時就把他的高燒給退下去了。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論》中,已經把這個問題講得很清楚了。他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濕之氣直接帶進到體內。

張仲景是《傷寒論》的作者,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忍飢受凍,疾病以寒邪為主,用熱藥就可以直接對治。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反而是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濕邪。真正的寒症並不多見,主要是以濕邪為主。濕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換句話說,陽虛的時代是濕邪在作祟。

門診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會產生疑惑:“武大夫,您說反了吧?冬天氣溫低,受寒濕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麼熱怎麼還有寒濕啊?”剛學醫時,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直到領悟到中醫的實質後,才慢慢解開這個謎團。

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瘀積體內;冬天燒暖氣,穿件單衣還冒汗,陽氣外越,藏不住精氣。人體在這種乍暖乍寒的狀態下最容易生病。皮膚開合的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了,極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濕邪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酷暑時節,人們貪圖冷氣,愛喝冷飲,愛吃涼菜。一杯冰鎮啤酒下肚,從裡到外從頭到腳都透著涼快勁兒。孰不知,為貪圖這一時之快,同時也將濕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成為困擾我們健康的一個大大的隱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長夏,此時濕氣當令,人體中的脾與之相應。濕在中醫裡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臟,喜燥惡濕,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如果長夏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陰氣易盛,濕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濕邪的侵入。

還有的人喜歡吃豬肉,豬肉性味鹹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如果感覺體內濕重,最好堅持吃一段時間的素食;長期吃電飯煲煲的大米飯,也容易造成濕。體濕的人可以用紅豆薏米粥或吃鍋巴來解決。喝上一陣子紅豆薏米粥之後,再喝小米粥來補補脾胃,久之脾健濕自化。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粘濁,如油入面。”被濕邪侵害的人好像身上穿了一件濕衣服,頭上裹了一塊濕毛巾,何等難受!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都跟濕邪、痰濕有關。濕邪性粘膩重濁,濕氣向下走,就容易聚集在腰部以下,造成膀胱腫瘤、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病症。濕氣在體內排不出來,甚至會導致一些怪病發生,如吃土塊、磚頭、牆皮、生米等異物,這是身體濕邪很重的表現了。

所幸的是,我們還有祛除濕邪的根本方法。既然濕邪能導致體內陽氣不足引發多種疾病,那麼我們就努力守護好身體的一輪暖陽吧。只要固護好自身陽氣,那麼身體也就有了自愈大藥,彷彿天天都與春天有個約會。

 


晨起三步曲”: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的簡易方法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有一次在某機關講到養生時,一位女士在我講完濕邪後,她很急切地問:“武大夫,既然濕邪的危害這麼嚴重,像我這樣不懂中醫的人,怎麼才能知道自己身體裡有沒有濕呢?”

她問的這個問題很關鍵,也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濕邪的危害我在上文已經詳細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那麼如何自我判斷體內是否有濕呢?在這裡我推薦給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我把它稱為“晨起三步曲”。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复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於是百病叢生。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漱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瞧瞧看看自己的舌頭。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應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你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當我把這三個小竅門教給大家後,這位聽眾又舉手提問了:“如果通過您教的這些方法檢測到了體內有濕,那我怎麼袪除體內的濕氣呢?”

“祛除體內濕氣,也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甚至比'晨起三步曲'還簡單。什麼方法呢?我們下回分解……”

雖然我賣了一個大大的關子,報告廳內還是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養生之道貴在日常的生活細節。讓健康之路就從每天起床後,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問聲“早上好”開始吧。

 


薏米紅豆湯——徹底疏通濕邪的神秘小偏方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

臨床上,我們治療濕症一般會採用中藥的治療方法,比如說​​實用三仁湯、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藥,它們都具有芳香、化濕、解表的功效。但這些藥我們自己不能亂服,有的人會問,在家裡有什麼好方法來預防濕邪呢?或者說我明顯感覺到體內有濕了,到醫院又檢查不出什麼毛病怎麼辦?

[b]薏米紅豆是清除體內濕氣最好的偏方[/b]
如果診斷出病人體內有濕時,我經常給病人推薦兩種“藥”,這兩種藥既能祛除體內濕邪,還能當水喝、當飯吃。這兩種“藥”,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紅小豆),一起熬湯喝,是清除體內濕氣最好的偏方。

很多朋友說,紅豆加薏米仁很難熬,怎麼熬它都不粘不稠,能不能放點大米或別的食物一起熬?其實如果從治療的角度來講,我建議大家最好不要用。因為這個薏米紅豆湯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熱除濕。赤小豆是紅色的,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紅豆還有減肥的作用。薏米性偏寒涼,主要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除濕的作用。正是這種不粘不稠的清輕之相,才能達到清熱驅濕的效果。如果從預防的角度來講,熬大米粥的時候,加上一把紅豆一把薏米也未嘗不可。

有的人體質偏寒,裡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都可以;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濕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經,可以把薏米去掉,熬點紅豆湯,再加上一些薑片、大棗、紅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血除痺。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濕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可以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桂圓甘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而且,單純的薏米紅豆湯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圓後,就變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僅能驅散我們體內的濕氣,而且給我們的心帶來生機與溫暖。我們就叫它薏米紅豆桂圓粥吧,它特別適合強勞力勞動者,也很適合中老年人。

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濕熱內擾所致,用薏米紅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百合能潤肺、養顏,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蓮子最能養心、清心火,同時又能健脾、補腎。當然,如果感覺湯沒有什麼味道,還可以加點冰糖。

如果著涼感冒了,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幾片生薑。生薑性溫,能溫中驅寒,健脾和胃。注意,生薑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湯裡加點調味品,最好放紅糖,紅糖是性溫的。需要注意的是,婦女產後保養時,喝紅豆薏米湯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點大棗,大棗能溫中、健脾、養血是非常適宜的。

腎虛的人,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黑豆。因為黑色入腎,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以形補形,是補腎的佳品。
現在人們常說的腳氣病,是典型的濕熱下注。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點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這是治腳氣的一個小秘方。
如果咳嗽,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見方的小塊兒,加入薏米紅豆湯中同煮,可以潤肺、化痰、止咳。

學會薏米紅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b]薏米紅豆湯的喝法[/b]
  薏米紅豆湯每天應該喝多少呢?我建議大家從5月初開始喝,一直可以喝到10月份。熬了以後可以隨意喝。

每年到天熱的時候,我就把自己家裡不常用的一個暖壺洗淨,抓上一把米、一把薏米,一把紅豆放到暖壺裡,再燒一壺開水,水開了以後直接灌到暖壺裡,最後把蓋蓋上。如果你想早晨起來喝,頭天晚上灌進去,第二天早上壺裡的豆子全都泡碎了;如果想晚下班回來喝,那早晨臨出家門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泡上一壺,下班以後到家正合適喝。

臨床上有很多體內濕氣很重的病人,在喝了薏米紅豆湯一兩週後,便感覺到腿腳發輕了,走路不那麼沉了,濕疹也慢慢地也消退了。這也告訴了一個道理,很多小病其實都可以自己進廚房裡找藥,食物就是最好的藥。

 


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扶陽第一方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竇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寫了一部醫書《扁鵲心書》。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 “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說的就是要保命長壽,扶陽是不二法門。

其中的灼艾之法還有一個小故事:
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個叫王超的軍人,退役後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盜,無惡不作。他年輕時曾經遇到一個得道的異人,傳授給他一套“黃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這套方法修煉,年過九十還精神飽滿,肌膚腴潤。 ……後來犯案被抓,判了死刑。臨刑前,監官問他:你這麼高的年齡,還有這麼好的身體,有什麼養生秘術嗎?王超回答說:秘術我沒有,只是年輕時師父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用艾條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臍下總是像一團火那樣溫暖。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處死後,刑官讓人將他的腹暖之處剖開,看見一塊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這就是長期施灸用艾火灸出來的。

可見灼艾對培固人體陽氣的力量有多強大。 《神農本草經》記載:艾草有溫陽、暖宮、除濕、通筋活血的功效。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的交會穴,故統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等作用,古今都作為保健的要穴。

關元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採用仰臥的姿勢,將手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即是該穴。

關元穴的溫和灸法就是,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準關元穴熏灸。艾條距離皮膚約二到三厘米,使局部有溫熱感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鐘,灸致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為度。

灸關元的最好時機在夏秋之交,相當於北京地區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冬春兩季除去特殊原因,盡量不要去灸關元穴,因為冬主收藏,春主升發,灸多了反而會洩精氣。

學醫之初,我老師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礙。老師沒給他開藥,就讓他用艾條灸關元穴,每天一次,每次灸15至30分鐘。一個月過後,患者的病就痊癒了。老師囑咐他最好每年夏秋之際,都用艾條灸一灸關元穴。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體健康,無尿頻、陽痿等症狀。

道家還有一個小秘法:每晚睡覺前,將雙手搓熱,把手掌的勞宮穴對準關元,意守此處,慢慢入睡即可。勞宮是心包經的大穴,屬火,關元是小腸經的募穴,小腸經也屬火,用心經與小腸經的火來溫補任脈之陰,收到水火既濟之功。

灼艾之法除了灸關元以外,還可以用艾條灸足三里、三陰交。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多氣多血,增加胃腸蠕動,強壯脾胃。一個禮拜熏一次,一次二十分鐘。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相交彙的一個聚合點,艾灸此穴有從陰引陽之意,補益陰精,長期灸這個穴位對肝脾腎都有補益固攝的作用。可祛濕濁,降血脂,還可以用來輔助治療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軟、白帶增多、月經不調,都可以通過這穴位來治療。方便的話還可以請別人幫忙灸一下腎輸穴,此穴可以緩解疲勞,溫補腎陽,對腎虛的病人很有幫助。

除了灸法扶陽外,另兩個扶陽大方就是丹藥與附子了。丹藥,主要成分為礦物,以鉛汞等金石品為主。 《扁鵲心書》提到的丹藥名為太上金液丹,以硫磺為主,扶陽祛濕。民國時代的醫學大家張錫純受丹道醫家的影響,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主張服用生硫磺來回陽,他認為生硫磺回陽效果比人參還好,能興垂絕之陽。但是現在的硫磺雜質很多,需要煉製後方可應用,丹藥煉製必須要明師指點,工藝複雜,操作不易,只在極少數精通丹道醫學的醫家手中使用。

附子是現代中醫界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味回陽藥物。從古到今,使用附子的著名醫家有很多,像東漢的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創立了很多以附子為主的湯藥,像附子里中湯、桂附地黃丸、四逆湯等等方劑都是以附子為主組成的。到清末,以四川名醫鄭欽安為主的醫家,則創立了以回陽扶陽為指導思想的醫學流派,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神派。

我在四川訪道之時,曾經有一位老師,是重慶名醫補曉嵐的弟子,他告訴我,補曉嵐先生是一位擅長使用附子治病的丹道醫家大師。補先生曾經在重慶行醫時每天都要煮兩大鍋以附子為主要的湯藥來治病,凡是陽虛的患者通過簡單的望聞問切,不管什麼病,只要是陽虛都服用該湯藥,臨床的效果非常好。

現在雲南、四川還有一道名菜:附子燉狗肉,作為招待尊貴客人佳餚。但不是人人都能吃到這道美味。吃前,還要檢查一番,有口乾舌燥、舌體發紅,體內有熱的人是不讓吃的,否則容易上火。因為附子和狗肉都是性大熱之品。具備了陽虛症狀的人,吃上一頓附子燉狗肉,會感覺到非常舒服,渾身暖融融的,如同美酒微酣,既治病又養生。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味中成藥是附子理中丸。適合手腳冰涼、四肢無溫,腹瀉畏寒等脾陽不足的人服用。

 


“三陽開泰”開啟人生大運——升發陽氣的心法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有一次在外地講扶陽保健,一位聽眾提了個問題:如果不用藥物和灸法,您還能有什麼方法讓我升發陽氣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當時給了一個回答,就是減少慾望,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但我自己不太滿意。回來後查閱了大量的道家古籍文獻,發現道教的教理和儀軌當中,蘊藏著不用借助藥物和灸法卻行之有效的昇陽方法,我對此進行了歸納總結,把這個方法,叫“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出自《易經》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發現冬至那天白晝最短,往後白晝漸長,故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 “三陽”表示陰氣漸去陽氣始生,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人體的陽氣生髮也有類似的漸變過程,我稱其為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則昇陽、善能昇陽、喜能昇陽。
 
動則生陽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動一動,搖一搖,那麼氣血流通就百病不生了。學五禽戲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動搖正是對動則昇陽最好的詮釋。現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人們大多時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體。上班的時間坐在辦公室裡,出門就坐車,回家又坐在沙發上看半宿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不動則陽氣不得升發,氣血都瘀滯了,長此以往身體怎能不病呢。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生髮陽氣,所以我們要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中醫有一句話:“陽光普照,陰霾自散”。如果你體內陽氣嚴重的不足,陰氣過盛,可以選擇一些柔和舒緩的傳統功法,如養生樁、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等。運動有一個標準,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上午和春夏都屬於陽長陰消的階段,所以陽虛的人應該在上午鍛煉。
 
善能生陽
《太上感應篇》中對“善”做了三個定義:一是語善,第二是視善,第三是行善。
“語善”就是要求我們說一些鼓勵人、激勵人、柔和的話,比如說這個孩子今年考試成績不理想,沒考好孩子也不高興,如果會教育孩子的家長,他一定不會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勵、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的信心建立起來,聰明的小孩都是誇大的,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

事實上,現實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伴隨著父母和親朋好友的誇獎中長大的,在這種肯定的陽性語言激勵下,人的陽氣就會持續得到生髮,身心都會得到平衡的發展。古人講,“良言一句三冬暖”,講的就是語善昇陽的道理。

視善,就是要讓眼睛經常看到美好的事物。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間的大美,所以久居塵市的人要經常出去看看,以此養目調心,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也是與天地交換能量,升發陽氣的過程。據說德國有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男人看漂亮女孩,如果每天看上5分鐘,可以延長10年的壽命,女人看帥哥也可以延長壽命。所以,逛街時看看過往的美女帥哥,養養眼,我想,這也算是視善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所見之物反過來也會影響心靈,生活中不要總看到社會、人生的陰暗面,凡事要多看陽光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隨處視善了。

  那什麼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能看到很多的這方面的例子。像汶川大地震,無數人伸出了關愛之手,捐出善款,還有的人做義工,親自到一線去支援災區,這都是行善的表現。再比如一個人用車拉著一車煤或者白菜,爬高坡時上不去了,這時你幫他推一把,過了這個坡以後,拉車的人會回頭道一聲謝謝。這個時候你心裡是什麼感覺呢?一定會感覺到暖暖的,這種暖就是陽氣升發的表現。日常中幫助他人的行為其實都是行善。

《禮記·禮運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管是語善、視善還是行善,都是在講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慾,內心光明磊落,多為他人著想,那種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能生陽
  古人說,喜則陽氣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興的事情,看一些歡快的娛樂節目,聽自己喜歡的歌曲,看自己喜歡看的書,業餘時間多做自己喜歡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陽氣生髮。

喜能昇陽,最典型的應用就是“沖喜”。按照道家醫學的觀點,沖喜是很高明的昇陽方法,沖喜沖掉的是身體的邪氣,換回的是正氣。過去的人用辦喜事的方法來治病或者轉運。久病或長年身體不好的人,有意地操辦些喜事,對病情是很有幫助的。實際上沖喜是藉助外在的環境改變病人的狀態。

只生歡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稱為神仙。喜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能夠保持一顆歡喜心,是比吃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的。
命運是每個人窮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變的事。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命運賦予了每個人更加切實可把握的意義。陽氣旺盛不僅不會受到病邪侵害,還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悅,心想事成。所以,升發陽氣還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

 


健康男人拒絕將軍肚——脾腎陽虛是產生“將軍肚”的罪魁禍首
  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黃帝內經·素問·痿論》

幾個月前,我有一個學生從海外歸來,攜妻帶子地來看望我。開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大腹便便,與他出國前清秀瘦弱的樣子很難聯繫起來,這讓我小吃了一驚。這位學生自我解嘲地說:“還是娶了媳婦好啊,您看我結婚兩三年啥事都不用操心,生活安逸,心寬體胖,哪像沒有結婚前,天天惦記娶媳婦,怎麼吃都長不胖。”他用寬厚的手撐摸著自己的大肚子一臉幸福地說,“這身材,才叫男人啊!”

“男子身體壯實能給女子安全感,像個男人,是有道理的,但渾身脂肪,還挺著個大肚子的這種'壯實'就不僅不像個男人,而且長此下去就會成為一個病人。”我的一番話這回輪到我的學生吃驚了。

不是因為病理原因引起的大腹便便,我們都有一種說法,叫“將軍肚”或“啤酒肚”。目前,國際上對將軍肚的成因有好幾種說法。有人說,將軍肚是營養過剩導致的,也有人說是營養不均衡造成。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從中醫角度來說,脾腎陽虛才是導致將軍肚的罪魁禍首。

有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將軍肚”、“啤酒肚”分明就是肥胖造成的,怎麼和人的內臟脾、腎扯上關係了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還是拿我一個學生“開一下涮”。他結婚前是孤家寡人,不近女色,體型雖瘦,但身體健康。有了老婆後,有一股新鮮勁在那,無形中房事過多,造成腎虛。而腎主水,脾主土,房事過多,水就少了,水帶動克制不了土,加上現代人喜歡喝冰鎮啤酒,啤酒性涼,直接入脾臟(翻譯啤酒的人是天才,知道啤酒就是入脾的,一語道破天機),這時脾也就虛了。 《黃帝內經》裡講“兩虛相得,乃克其型”,講的就是腎和脾都虛了,才會造成“將軍肚”、“啤酒肚”。而腎脾一虛,肚子就大了,肚子大腹便便了就是身體虛弱的第一個硬指標。

    脾腎雙虛造成“將軍肚”、“啤酒肚”也許還有人覺得太玄,不太懂。那我再作個簡單的比喻。那就是腎和脾既是親家,也是冤家。因為腎主水,脾主土。腎和脾的關係,就是土和水的關係。這兩者的關係要好,合在一塊,你才可以捏出泥來。但水和土又是相剋的,在講到生剋制化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克你的就不好,比如說金克木,在正常的情況下,金是為了讓木來成材,比如我們的桌子、椅子、板凳,只要是木製的東西,它都要靠鋸、刨子、鑿子,全都要用金屬的東西來克制它,才能讓它成材。代表水的腎和代表土的脾,人健康時兩者是相助相剋的,但一旦哪一方先虛了,那麼另一方隨之也會虛了,就好比如腎和脾都是武功相當的成年人,兩者時常試試功夫,這是既鍛煉了身體也增加了武功技藝。但如果腎虧了,總是不想動,長此下去,腎的功能減退,此時的功力可能就不如一個6歲的孩童,試想當6歲的腎去找成年的脾比武,脾是沒有興趣的,長此下去,脾也懈怠了、荒廢了。這就是我們說的當房事過多,水就少了,而土不來克制一下的話,水就自我膨脹了,土自身的能量消耗不掉了,它就開始虛了。這就是《黃帝內經》里為什麼說腎、脾都虛才會造成“將軍肚”、“啤酒肚”的原因。這個大肚子一出來,如果不及時保養身體,改掉壞習慣,可能隨著大肚子帶來的,還有其他大問題了。

以色列總統沙龍我們以前是經常在電視裡看到,他出來的形象,就是挺著一個大肚子,這不是福氣的表現,這個大肚子裡,藏著諸多隱患,結果不出我所料,他現在中風了。原因在哪呢?

“將軍肚”、“啤酒肚”首先會造成腹部肌肉鬆弛、腹部脂肪層過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離脂肪酸的形式進入血液,並隨血流直接進入肝臟。當肝臟游離脂肪酸分子過多時,會轉成低密度脂蛋白,並隨血液流往心臟、肺和動脈。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轉化為有害的膽固醇,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而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栓死、中風、心髒病、肝腎衰竭、糖尿病等均為心腦血管疾病。

這裡有個小竅門,來讓你對自己身體的膽固醇做一個自我檢測,方法就是男性腰圍與臀圍的比值高於0.9,表明體內可能有膽固醇過高的潛在危險。假如腰圍等於或超過臀圍,那麼危險性就更大了。

拒絕將軍肚的方法有很多,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比如睡好覺、多吃醋,少吃大蒜,吃葷食後別立即飲茶、補充維生素等別處都或多或少講了一點,我這裡只從一個中醫醫師的角度說幾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少喝或盡量不喝啤酒,特別是冰鎮啤酒
啤酒營養成份高,人體易吸收,經常大量飲啤酒的人,他的心肌組織中就會出現脂肪細胞,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特別是冰鎮過的啤酒,寒涼入脾,便會出現啤酒肚。已經有了啤酒肚的男子,只要堅持3個月不喝冰鎮啤酒,啤酒肚會相行見消。
  2.房事注意節制、有規律,不可太過。
這個不多說,房事節制才能為你打敗將軍肚助一臂之力。
  3.最方便的有效食物——南瓜山藥粥
南瓜一定要削皮,山藥卻一定要帶皮。這一個帶皮一個不帶皮,都是為了這些營養入脾胃,因為不同的吃法就養不同的器官,這個需要注意。
當然,除了南瓜山藥粥之外,我們還可以吃​​一些紅豆、黑豆、子米等,都對消除將軍肚有好處。
  4.最便宜的有效中成藥——參苓白數(zhu)丸
這個也不多說了,我是個中醫大夫,免費給您開藥了。
我的這個學生當時聽完我的講解後,有些鬱悶地回家了,但成功就是堅持不懈,他發揮了他拜我為師時的堅持。不久後,他再次攜妻契子地來看我了,但這次不同的是,他與三個月相比,並沒有瘦,身體看起來反而更壯,只是以前打眼的大肚腩已經消失不見了。

我正感欣喜,忽然見他一拍頭,狡黠地說:“老師,我有一個同學,結了婚,吃喝都沒有禁忌,但他也沒有大肚子呢,這是怎麼回事啊?”

“那他就是個火型人,吃什麼化什麼,這就和人的體質有關,是特例了……”

  “火型人真讓人嫉妒啊!”

“都是兩面的,有利就有弊,火型人能化,也不能有恃無恐地吃喝,吃喝無度還是會出問題。”

 

 

你才是自己的長壽佛——保養生命的最大玄機是辨別自己的體質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
——《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

兩年前的一天,診室來了一位女士。她一進來就坐在我面前,我剛要開口問診,她就帶著一副考問的語氣說:“別問我哪不舒服,先給我號號脈再說。”

我笑了笑,看了一眼對她說:“你有高血壓,怕熱、愛出汗,喜歡吃涼食,小便澀黃,有時候還睡不著覺。”

“還行,這才是真正的中醫,不號脈就把病全看出來了,挺神的!”

其實,不是我神,只是遇到了一個偏陽體質的病人,只有用這種“未卜先知”的望診方法,才能讓她安靜地坐下來,給她看病。從體質學說角度來講,她的病也是體質病,都在臉上寫著呢。

為什麼有的孩子出生後很好養,連小病也不怎么生;而有的孩子卻很嬌氣,動不動就生病?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苗條,而有的人體態臃腫?為什麼有的人怕熱,有的人怕冷?這些都是體質所決定的。

《黃帝內經》把人分為二十五種體質,每個人生來就分屬於不同的體質,但是辨別起來很複雜。在此基礎上,按照道家的觀點,我把人的體質簡約歸納為三類,即:偏陰體質、偏陽體質、陰陽平和體質。在養生治病中,應用起來就很方便,使得《黃帝內經》的體質學說對普通人有了切實可行的指導意義。

人的體質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它就像老天安排給你要過一輩子的親密伴侶。而保養生命的最大玄機是明白自己是哪種體質。只有明白自己體質的特徵,才會有的放矢的運用養生和祛病的方式、方法,才能防患於未然,讓我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這才是養生治病的大智慧。


要辨別自己屬於哪一型體質,得從不同體質表現出的特徵入手。


  偏陽體質
偏陽體質的人,大多體型較瘦,但很結實,喜歡動、容易急躁,性格外向,自製力較差,食量較大,消化吸收功能強大。皮膚易長瘡,大便乾燥,易眩暈、頭痛、失眠等。這類體質的人怕熱、喜冷,或體溫偏高,動則易出汗,喜歡喝冷水。面色多蒼黑或偏紅,或油性皮膚。精力、性慾旺盛,動作敏捷,反應快。

在《黃帝內經·靈樞》裡,黃帝又把偏陽體質分為太陽和少陽體質,也就是火型人和木型人。

  火型人,即太陽人。一般體型銳隆,面色赤黃或赤白。頭小、銳面、肩型好,手足也小。這類人大多熱情、敢於冒險,但喜誇張、好虛榮、驕傲好鬥。且隨意自得而不拘謹,喜歡高談闊論,無能虛說,志向遠大但往往都不切實際,常過於自信而意氣用事,雖遭失敗也不知悔改。

  木型人,即少陽人。一般體形修長,面色蒼白,頭小,長臉型,肩背大,身子直,手足小。這類人大多個子高但很瘦,站立時頭高仰,行走時則左右搖擺,站立時雙手多放於背後。一般慷慨公正,能與人合作,善於人際交往,但不喜歡埋頭工作,喜歡抗上,不服人,容易頂撞,善變不穩定。

像來我診所的這位女士,就是偏陽體質裡的火型人,這樣的人對風、暑、熱易感性較強,受邪後多傷陰、耗陰,易得高血壓、心髒病等。

偏陽體質的人,也就是說火型人和木型人在養生時要以靜養抑陽為主。心態要平和,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平時多吃偏陰涼的食物,如馬齒莧、白菜、黃花菜、西瓜、苦瓜、冬瓜、海帶、紫菜,水果中多吃梨、香蕉等。

偏陰體質
一般來說,偏陰體質是指有偏寒多靜等特徵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多見於體型較胖但較弱,體溫較正常稍低,怕冷,喜熱,面色偏白而少光澤,精力偏弱,容易疲勞,動作遲緩,反應較慢。性格內向,喜靜少動,膽小易驚,食量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

我有個病人得了結核性腹膜炎,病到腹水了才來找我看病。我說:“你這病都半年了,再拖倆月,可能我也救不了你,這個病是有很多前期症狀的啊,你為什麼現在才來看病呢?”

這個病人很委屈地說:“武大夫,我這半年真的是一點症狀都沒有啊,吃喝拉撒,什麼都正常,您說這是個炎症,總得要發燒才對啊,可是我這半年就是連個感冒都沒得過,所以才耽誤了……”

聽了他這麼說,我也就沒怪他了。這位病人,就是典型的偏陰體質,因為偏陰體質的人對寒、濕之邪易感性強,受邪後多表現為不發熱或發熱不高,容易傳里或直中內臟。這樣體質的人多陽氣不足,腑臟功能偏弱。所以這位病人在得了炎症後也沒有發燒的症狀。
在《黃帝內經·靈樞》裡,偏陰體質還分為太陰體質和少陰體質,就是水型人和金型人。

  水型人,即太陰人。這類體質的人一般體型圓滿,皮膚較黑,頭較大,面不平,肩窄或小,腹部大,手足喜歡動。水型人柔弱,不好動,不好爭,有利於他人,適應能力強,比較內斂,能適應萬物。這類人還具有很強的調和性和妥協性,具有說服力,為人有同情心,敏感、謙虛、順從、性柔和,心靈手巧、精善藝術,肯低矮就下,沉靜安靜,溫柔婉約,在習慣領域可變性強,但這類人容易自卑,愛哭,消沉抑鬱,憂柔寡斷等。

  金型人,即少陰人。這類人一般體型方正,皮膚白,頭小,臉型圓中帶方,肩背小,肚子平,手足也小。這種體質的人多具有較強的支配力和控制力,有創意,有想法,具有上進心、目標力很強,常有威嚴的氣質。金型人一般堅定、堅毅,仗義疏財,穩重自持,高瞻遠矚,有遠見,做事獨立而不願妥協。但這類人通常也固執、好比較,喜歡以自我為中心。

偏陰體質,也就是水型人和金型人在養生時要以精神上的調養為主,即要讓這種體質的人動起來,活躍起來,心理有這個準備,往往就真的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偏陽體質的人平時可以多吃偏陽性食物,如辣椒、乾薑、香菜、狗肉、羊肉、芥菜、南瓜、大蒜、荔枝、桂園、橙子等等。如此結合調節之後,偏陰體質的人也可以慢慢變成陰陽平和之人了。

 
陰陽平和體質
可能有朋友會問了,我看前面的偏陽體質和偏陰體質裡我都有點像,又不全像,那我到底是哪種體質啊?如果前面講的兩種體質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沒有,那麼你就是陰陽平和體質了。

  陰陽平和體質是最健康的體質。這類人通常胖瘦適度,膚色較好,目光有神,性格隨和開朗,這類人不​​易受外邪,不易生病,即使生病,也會好得很快。精力充沛,睡眠好,工作效率高,如果調養得好,這類體質的人一般較長壽。

陰陽平和體質的人就屬於五行里的土型人,是陰陽最和諧平衡的人。這類人大多長得很敦實,皮膚黃、頭較大,圓臉型,肚子大,手足小。這類人往往居中不偏激,比較綜合,敦實、誠信,但思想不夠活躍,沉悶保守,反應遲鈍,開拓性不強。

陰陽平和體質的即在養生方面要注意的我就不贅述了,取偏陽體質和偏陰體質的中間就可以。

  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倘若有朋友再問我:如何能不生病?如何能長生?我唯有送你一句話:體質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決定怎麼面對,那是“運”!命是無法改變的,掌握了體質養生密碼,運卻可以自我控制。

 


提心吊膽是致病的根源,無意識緊張偷走了我們的健康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前些年孩子還小時,一次週末我帶著她去爬山,回來的時候,我已經累得不行了,可再看女兒還是又蹦又跳的,渾身還有使不完的勁兒,一點沒有累的意思。按理說,小孩子的體力遠遠不如成年人,同樣的路程,為什麼成人反而還不如孩子呢?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這裡面有很多的醫學道理:在爬山的過程中,小孩子是把關注點放在山水景色之中,盡情盡興地遊玩,身心是放鬆愉悅的。而成年人第一任務是看護好孩子,關注點在孩子的安全上,爬山過程中陡峭的山路、荊棘的樹叢,處處都充滿了危險,對孩子的監護絲毫不能放鬆,得時時提醒孩子這個地方不能爬,那個地方不能去,家長在這種狀態下心神的消耗遠比單純爬山消耗的體能要多得多。

“多動勞身,多慮勞神”,勞神帶來的疲勞感遠遠比勞身要大得多。帶過小孩的朋友都有這種體會,帶孩子比上班做家務都要累,因為總懸著一顆心。

有句俗語叫“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出生的小牛為什麼不怕老虎呢?這是一種生命的自然本能,牛犢對周圍環境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完全沒有防護意識。

人也是這樣,在嬰幼兒時期,人的意識未開,處於混沌狀態,身心都是放鬆的,遇到外界的刺激會有本能的緊張,外界的刺激消除後,身體馬上恢復到自然鬆弛狀態。老子所講的“摶氣至柔,能嬰兒乎”就是要讓我們學習嬰兒的先天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是沒有病的,病可以說都是在後天形成的。人在成年以後,理性成熟,七情六欲也逐日增多,外在的環境有著很多安全隱患,潛意識會形成人的自我保護系統,防止潛在危險對人體造成傷害。久而久之,就陷入一種習慣性緊張中,也就是無意識緊張狀態,而無法自然放鬆,在這種狀態下,人消耗的不單純是體力,還有心神,也就是陽氣。陽氣耗損過多則導致陽虛。大家可以體會一下,行走在車輛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和行走在花草芬芳的公園裡,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臨床上,很多患者在就診過程中,肩部一直聳著,坐著也放鬆不下來,形成慣性了,這是典型的無意識緊張狀態。長期處在無意識緊張中的人雙肩會不自覺地上聳,氣機上浮,鬱結在胸膈部分沉不下去,造成虛火上升,產生胸悶、心煩、易怒、頭暈等一系列不適症狀,嚴重的還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高血壓等病變。治療時如果不從根本上消除這種無意識緊張,無論吃多少藥,都只能緩解一時之痛。


    寫作這篇文章時,剛好有一位病人來複診,經過幾次調理後,病人雙脈平緩,舌苔淨潔,飲食正常,大小便通暢,已經是一副無病之軀了。但是這位病人總感覺身上這兒也不舒服那兒也不舒服,好像有東西堵在裡面,甚至懷疑患了癌症,非常緊張焦慮。仔細問詢後才知道,她在家帶著一個一歲多大的外孫,小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一會兒用手指去捅插座,​​一會兒把碗摔了,沒有安靜的時候。老太太生怕外孫有個閃失,整天提心吊膽,感覺到很累,起急上火了,又不好意思跟女兒說,煩惱悶在心裡邊,渾身就不舒服了。我跟她說身體正常沒有病,是由於長時間的心情緊張勞累所致,她認為我是在安慰她。為了讓她相信身體沒有大病,我用了道家醫學中一個叫做遍山尋賊的手法,按壓她的三陰交穴,病人有強烈的酸痛感。有壓痛就說明體內有氣機淤阻,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會的聚合點,這個穴有疏肝解鬱、培補元氣的功能,是調節心情的妙穴。我告訴她一套運動治療法,就是每天練習抱住健康養生樁,把氣沉下來,用腳趾抓撓的方法刺激三陰交,一周後,這位患者明顯感覺身輕氣爽。我告訴她,以後不用吃藥,每天堅持站養生樁就能健康如意了。


從事20年的中醫診療工作,無數患者的體驗證明,這個融武術健身、中醫養生、道家修煉為一體的養生樁,是目前所有調整身心方法中最簡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它能從根本上消除陽虛給人帶來的一切身心問題。
明白了無意識緊張致病的道理,再去旅遊時也要學會使自己放鬆,把肩松下去,使氣沉下來,用心去欣賞天地間的秀麗風景,猶如柳宗元在《使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的描述,一瞬間“心凝形釋與萬化溟和”。達到古人說的天人合一的養生至高境界。

 


後溪穴:振奮你一身的陽​​氣
    後溪穴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揉此穴受用無窮! ! !

    過去,頸椎病是40歲之後人的專利,但現在20~30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甚至還有得頸椎病的小學生!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

陽氣不足,人就會未老先衰,這是當今生活中多數人面臨的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上體前傾,頸椎緊張了,首先壓抑了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於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容易變彎,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

這一系列問題,都出於同一原因。現在,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後溪穴。後溪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用這個穴位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堅持。我們坐在桌子旁,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的效果。

當我們坐在電腦旁閱讀文件的時候,手是怎麼放的?肯定是一手不離鼠標,一手仍在鍵盤上吧,保持這個姿勢不動,人都變僵了。這時,不妨靈活一點,把手解放出來,讓雙手的後溪穴抵在桌沿或鍵盤上,來回滾動,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鐘,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足夠了。這是毫不耽誤時間的,因為這時候,眼睛該看什麼還可以看什麼。

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緩解。每天堅持這麼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頸椎輕鬆挺直,同時,你會發現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為忙,總是忘記怎麼辦呢?我建議,甚至可以定個鬧鐘,每隔一個小時提醒我們揉動一下後溪穴。不管忙到什麼程度,我想這麼一點時間還是能抽出來的。因為,這是能真正拯救我們健康的好方法

要養成揉後溪的習慣,隨時隨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開車的時候,如果碰見路上堵車,或是紅燈亮了,把後溪放在方向盤上來回滾揉幾次,特別舒服。這時候,別人在著急上火,而你卻在通督脈、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無窮;一不起急,二不發火,精神振奮,這麼一來,有時候居然覺得堵車也堵得很值!

注:後溪穴在手側面小拇指下兩三厘米處,見上、下附圖
 

 

 149031_3927223_1 149031_3927223_3 149031_3927223_2  


 
補陽氣

    人缺陽氣,首先,手腳冰涼,面色沒光澤,再嚴重的話,就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的一些疾病。中醫上講,前為陰,後為陽,所以曬後背主要是通過督脈的這種陽氣生髮的過程,生髮自身的陽氣的。現在由於種種原因,有些人剛過40歲就發生陽虛,而產生早衰現象。這些人必需想辦法來補陽氣。

    陽氣不足,濕氣重要多曬曬太陽。要多吃點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肉桂,韭菜等,正所謂血旺則氣足。補陽的食物能夠補充人體陽氣,增強人的抗寒能力,陽虛的髒器有心臟,脾臟和腎臟,關​​於補充腎臟陽氣的食物,之前介紹過四味肉類和核桃。千萬不要以為,吃吃羊肉狗肉就能夠改善陽虛體質了,NO,NO,心臟和脾臟的補陽食物同時都要一起吃的,同時進行才會更有效。陽氣衰弱,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怕冷,消瘦,四肢寒冷,臉色蒼白,皺紋很深,根本就去不掉。這裡介紹的食物能夠溫暖脾胃,驅趕寒氣,被中醫稱為“溫裡”食物。但是因為這些食物大多為辛味調味品,所以量不能大。並且因為辛熱而乾燥,容易傷津液,由此可見,食補都有禁忌損傷,更何況中藥。
  
韭菜和韭菜子都是溫補陽氣的保健蔬菜,皆能溫暖身體,補肝腎不足,韭菜子可以單獨煮熟吃,而韭菜和核桃用芝麻油炒熟之後食用,能夠治療陽虛腎臟寒冷,陽氣不足,腰膝寒冷,有補腎暖腰的功效。
  
肉桂隆重登場,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良藥。陽虛的外在表現是,怕冷,四肢冰冷,體型消瘦,腰疼膝冷,尿頻,注意到了沒,鬆鬆小貓,你為陽虛體質。肉桂辛熱純陽,溫補命門之火,補益陽氣,治療身體虛冷。這裡我解釋一下命門,這是督脈上的一個穴位,以後會詳細介紹,而督脈則主管人體的陽氣,這也沒什麼複雜的。
  
肉桂能夠散寒氣,溫暖血液經脈,體寒造成的月經問題也可以吃肉桂治療。肉桂特別的優勢在於,如果陽氣虛弱,同時氣血也虛,它可以和補血補氣的食物一起吃,能夠運化陽氣,鼓舞氣血的生長,低血壓的人可以常​​吃。
  
肉桂只能當調味品來吃,一次量很少。陰虛火旺,血熱,孕婦都不能吃。服用方法可以磨成粉沖水喝,也可以和生薑紅糖煮水喝。
  
陽虛的人很多,特別三十五歲以上,皺紋比較重,又怕冷的人,還有年輕的女人特別瘦,怎麼也胖不了的,都要關注自己是否是陽虛體質,如果是的話,皺紋和消瘦就很容易調理好了。
  
曬乾的生薑能夠喚回身體裡的陽氣,有疏通經脈,溫暖肺和化痰的功效。脾胃虛寒,和嚴重的陽虛以及肺寒,咳嗽,氣喘,身體寒冷,後背寒冷可以服用。作為治療陽虛的食物,它可以用做搶救人性命的藥物!乾薑通心助陽,具有回陽之功。
  
同時還有紅糖,它主要用於血瘀和體寒這兩個症狀,此外,驅寒的還有胡椒,茴香,丁香,辣椒,花椒。
  
對於陽虛,我推薦牛羊肉,狗肉,核桃,韭菜和韭菜子,肉桂和乾姜。

推薦了三個小方法:一是用艾灸灸督脈。督脈就是人體後背的正中線上,從頸椎到尾骨這段距離,貫穿著人體一身的陽氣。加上灸法的溫熱作用,能很好補益陽氣。二是多用熱水燙腳,腳上有很多穴位,特別是腳心上的湧泉穴,熱水對這個穴位的刺激能很好地調整人體的陽氣。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燙腳能很快消除疲勞,身體也很容易暖和起來。在寒冷的冬天,燙一下腳,身體就會感覺暖暖的。三是用一根木棒,每天早晨起床後,拍打自己的督脈以及全身各處,感覺到全身溫暖發熱,舒服就可以了。這個方法也能很好溫補陽氣。

    一個食療方,陽虛的人可以經常食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每次可以選用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放在鍋裡用小火燉。這個食療方能很好地補益陽氣,祛寒止痛,特別適合冬日或陽虛的人食用。

    適當運動: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此時陽光充足,樹木茂盛,能對大氣起淨化作用。因此夏季多到戶外,尤其是日照充分的山林,對健康是大有好處的。這時多到戶外活動,可以吸收自然界陽氣精華,補充能量,調暢氣血,養護陽氣。需要注意的是:運動要循序漸進。如果運動過度,可導致大汗淋漓,這樣不但傷陰氣,也易損陽氣。在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切不可大量喝冷飲。

    調養:夏天出汗較多,汗液又是陽氣蒸騰陰液所致,所以夏天陽氣消耗大,我們在起居飲食中要注意保護內臟陽氣。如睡覺時要避免腹部受涼,要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否則會有損於陽氣;中午溫度高,可安排短暫午睡小憩,這樣既可以避開中暑高峰,又可補充體力,保護陽氣。不要用冷水沖淋,這樣會耗傷陽氣。每天應用溫水洗澡以護陽氣。

    有度: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應注意飲食調節。飲食既不宜過多,還要慎吃冷飲,以免傷脾胃陽氣。還可適當吃一些溫性的食物以溫補體內耗損的脾胃陽氣。尤其本來就是陽虛體質的人,可多吃鯽魚、大棗、胡桃仁等益氣溫陽的食物。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也多,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此外西瓜、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烏梅湯等都是解渴消暑佳品,但不要冰鎮食之。

    健康小偏方:棗參牛肉湯(夏季保健湯):30枚紅棗洗淨、去核加半斤牛肉、1兩黨參、2片生薑一起放入開水中,繼續用中火煲三小時左右,加少許鹽調味。可溫補脾胃、養心安神、強身健體。荷葉茯苓粥(夏季保健粥):先將一張荷葉煎湯去渣,再把1兩茯苓、2兩大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加少許白糖調味。可清熱解暑,寧心安神。

韭菜炒雞蛋、韭菜餃子:韭菜可以壯陽還可以通大便,具有“歸腎壯陽,止洩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對腰膝酸軟、陽痿、遺精有較好的功效。韭菜溫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兩次即可。陰虛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這是因為早上昇陽,晚上應滋陰,如果晚上吃了溫補昇陽的韭菜,容易讓本來就陰虛的人夜間煩躁。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http://goo.gl/kDNHGD
多少人拼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拼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rakii07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